到底是誰的故事?雲門舞集《家族合唱》
by Lilac Purple
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沒有故事的人。
上禮拜六12/17林懷民跟我說了一個故事。關於中華民國政府來台、關於228白色恐怖......這個故事叫作《家族合唱》,首演於1997年,十多年後故事沒變,可是看的人不同了。
林懷民說:最近遇到一些年輕朋友,不知台灣民主運動先驅蔣渭水是誰?以為革命烈士林覺民是一位建築師,讓他啼笑皆非。林懷民感慨,台灣的歷史是斷裂的,台灣人對歷史是健忘的。
(看報導)
台灣人是健忘的,這不僅僅發生在歷史文化,還包括社會事件。(誰又會記得一年前發生的人們戴隱形眼鏡,眼角膜破裂的事件?)
這個小島上我們到底還關心著什麼?
出生在我們這個年代的,安逸地過著生活,沒有包袱。
我們不出生在這個小島,我們出生在網路的世界?
這篇介紹寫得很美,大致也是描寫了舞蹈的內容。
自己也跳舞,所以非常喜歡看舞蹈,雲門的舞者身體非常柔軟,沒有過多的舞藝炫耀,他們的舞蹈像呼吸一樣自然。
隔著好遠好遠,我都能聽到他們沉重的呼吸聲,這已經不是舞蹈了,而是戲劇。
表情,舞者的手,延伸與然後掙扎。看他們用舞蹈呈現出最自然的反應,是喜悅、是悲憤、是無奈...他們的身體延展、旋轉、揮舞,不用再用語言重新建構出意義,身體就是最自然的反應。
我不喜歡舞者發出「語言」,我覺得在舞蹈裡,身體就是語言了。
在舞劇的最後,其中一個婦人端著臉盆,大叫:到底該怎麼說!?
然後將水,冷冷地從頭澆下去。
我心想:你不要說啊!你不知道怎麼開口,這些我都看得出來啊!
整齣劇裡,不斷出現大量的照片、訪問的旁白、口白,用這些交疊出舞蹈的歷史背景,還有許多跟台灣意象有關的:舞龍舞獅、水燈、神轎,以及一些抽象的,像是水盆、紅線。
一個小時半的舞蹈,聲音、味道、影像都具備了,我擷取了片段...
一個舞者穿著八家將的服裝拿著燒香,開始起舞,香煙飄邈,一路到我們所在的二樓,熟悉的味道......。
電話,聲音裡男人寂寞地瘋狂打著電話,電話聲:鈴、鈴、鈴......最後斷線,女舞者從男舞者的手臂,斷然截掉上半身,電話裡傳來寂寞地:嘟、嘟、嘟......女舞者懸空倒掉擺動身體,左、右、左、右......
燈,他們投影出大量的照片。舞的後半,所有舞著都抱著一台投影機,在舞臺上漫無目的地亂竄,燈光投影出一張張照片,都是些黑白的、老舊的人的照片,那些過往時光的片段在舞臺上忽隱忽現。最後,舞者站成整齊的一排,將投影機的光緩緩射向觀眾,再緩緩地射回自己的身體。彷彿那些記憶就從他們的光傳遞到我們的腦袋裡,再回歸他們自己。
在一個漆黑、封閉的場所,看著舞台上的燈光亮起,我們隱藏在黑暗中,像個旁觀、偷窺者。看表演像是一場神秘的儀式進行,在黑色的盒子裡去另外一個時空。
看完表演出來後,聽到好多人說:看不懂?可是場內仍聽到好多啜泣的聲音。
對於那些歷史,我沒有太多的感情,也沒辦法激發太多的投射或是感動,冷冷地看著那些痛苦的眼淚。
我們撿拾前人辛苦的成果,過著便利燈光霓虹的日子,血淚台灣到現在輝煌台灣,如今滿佈著各種國家文化的痕跡,這是一個小島,我們有足夠的包容力,讓時間、讓任何事物來來去去。
我們這個時代,誰看了有感動的?我想知道。
但不承接歷史記憶是我們的錯嗎?
分享一則臉書訊息:
我仍舊喜歡雲門舞集,但如果你不看雲門舞集,我還是很愛你的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