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K勞工不爭氣的沒時間寫網誌


非常慚愧的部落格開始以來我的產出就遠遠低於Lilac purple

自從結束學生身分開始上班之後,寫的東西更是一支手數得出來

說到上班,就想到最近沸沸揚揚的22K議題
身為社會新鮮人的我,雖然薪水不只22K,但也沒有多多少,上班時數更是沒有比較少(所以更懶得寫網誌啊...)

除了不同產業之間薪資水準不同,我相信一定還有哪邊有問題,看了不少人的觀點與討論,直到看了這篇,文章一開頭就瞬間讓我感到豁然開朗

彭明輝教授:22K背後的結構性問題

以下部分摘錄

1.有人怪罪後段班的大學畢業生能力太低,本來就沒資格領超過22K,但是這個論述忽視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:就算前段班的大學生可以領到35K~45K,並不表示他們的薪水就沒有被低估。

2.另一個論述是:有很多更高薪的工作缺人,有能力的人應該去爭取這些工作,而不是去埋怨低能的老闆出價低於22K。 這個論述忽略一個問題:薪水與物價是連動的,當底層勞工的薪資被低估時,基本物價也會被壓低,以致高所得者的薪水連帶地被壓低。


「乍看起來,薪水和物價一起被壓低的結果是實質所得不變,沒什麼不好的;實際上,當你出國旅遊、留學或買進口貨時,就會感受到薪水被壓低的痛苦。」
剛好前幾天陶晶瑩批評澳洲物價太貴,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不是嗎?

台灣物價低,吃喝玩樂很多東西不需要太高價就有不差的選擇,相較於國外更是物美價廉
吸引越來越多觀光客來台灣的同時,也許我們可以思考:
這跟當年台灣客到泰國越南菲律賓之類的東南亞國家旅遊,覺得什麼東西都好便宜
是不是一樣的道理? 


但是現在這些國家一個個經濟起飛,不再是過去刻板印象中的相對落後國家,相信物價與收入水平也不可同日而語

台灣呢?

台灣靠著低物價吸引國外觀光客,政府還沾沾自喜
這讓我想到台灣的很多公司企業,只懂得靠低價吸引消費者,只看得到短期的營收
但品牌價值需要有更長遠的視野與目標才能被建立起來。

嗯,從22K勞工講到台灣的品牌價值,有點離題(但彼此之間隱約有個關係)

那話說回來,文章的最後一段說了
台灣的工資偏低,一部分反映著政府的無能,另一部份反應的則是「資方團結程度遠大於勞方」這個事實。

知道為什麼嗎?因為只要勞方更擔心沒工作,相較之下「低薪」就顯得還可以忍耐了(而且忍耐正是台灣人的美德)

反抗需要勇氣與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,要推翻集體社會現況不是一蹴可幾的事

當然啦,也不是我在這邊嘴砲幾句就可以改變 

那該怎麼辦呢?我不知道,還是先去工作好了。(sigh)

留言

  1. 我已經沒再打文章了
    也許四五月會打篇GMAT心得嗚嗚嗚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哈哈 加油哦<3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